冶金行业常见事故认识

作者:本站发布机构:本站发布日期:2018-11-24

冶金生产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过程,冶金事故是指发生在冶金过程中,导致生产系统暂时或较长时间或永远中断运行,或人员伤害及物的损失的事故。从事冶金生产的相关人员了解该行业的作业特点、事故发生机理和常见事故,可以丰富自身的安全知识,预防事故的发生,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

  一、冶金行业的作业特点

  冶金生产是一个从采矿、烧结、焦化、炼铁、炼钢到轧材以及包括运输、机械制造、建筑安装在内的复杂的生产系统,人、物、环境、能量、信息相互作用,产生了各种危险危害因素,危险因素和危害因素在自控和被控的过程中相互转化,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,导致事故的发生,以及产生职业危害导致职业病发生。事故的发生又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,有时还会导致事故再次发生,甚至事故扩大化和引发次生事故。

  二、冶金事故的发生基本规律

  1.事故的要素规律分析

  冶金事故的发生是伴随着生产过程产生的,冶金生产中的人员、设备、环境及信息在动态的、交互的、反馈式的作用。人员因素受到人的安全意识水平、个人技能、应变能力、身体素质、经济状况、企业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,从而通过自身的调节系统,控制自己的行为,使其处于一个可控的状态。这些控制包括正向控制和反向控制,正向控制使其行为趋于平衡状态,反向控制使其行为远离平衡状态,由于人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,在远离平衡时会通过与外界的能量交换,可以形成新的平衡态。但是,若人员因素超出了一定的控制范围,就会变成危险因素。危险因素与非危险因素也处于动态变化中,通过系统的自组织、协同等作用,危险因素可变为非危险因素,处于受控状态。冶金生产需要的能量包括热能、机械能、电能等,因此,能量因素受到电能稳定性指数、信息传递准确率、信息处理指数、危险信息辨识等因素的影响。物的因素受安技投入状态指数、生产设备及现场状况指数、生产能力指数等的影响。同样,物的因素、信息因素、能量因素和人的因素一样,时时处于正向控制和反向控制中,危险因素和非危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装化。同时,人的因素、物的因素、能量因素、信息或管理因素又受到整个系统外界环境的影响,促进或抑制危险因素的出现。

  例如,1994421,某冶金公司修建部在设备检修时,造成大量煤气泄漏外溢,一名检修工因吸入过量煤气而引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。同年52,公司炼铁厂1名点焊工在检修料车小轨道时,因料斗及其他设备煤气泄漏外溢,吸入过量煤气而引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。同年829,公司动力部一名检修工在对煤气管道进行维修过程中,突然管道大量煤气泄漏外溢,造成该维修工吸入过量煤气而引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。这起事故从事故要素的角度分析,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均发生在设备检修过程中,设备意外泄漏,大量煤气外溢。首先是人的因素,作业工人检修设备时不佩带个体防护装备,普遍缺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;第二是设备-物的原因,设备老化陈旧,容易引起煤气外溢;第三是管理因素,公司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面重视不够,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。

  2.事故要素的相互作用规律

  在冶金生产系统中,危险危害因素是复杂的关系,并处于动态变化中。危险危害因素的作用关系一般有三种,一是单一因素作用,如人的不安全行为,或设备的不安全状态、环境因素不良,管理欠缺等;二是双因素作用,如人-机组合,人-环境组合等;三是多因素组合作用,如人-机-环境因素组合等。单因素的危险程序超过一定范围,也能导致事故发生,双因素和多因素的组合作用方式,更加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。特别是在多种组合因素作用中,有物理作用、化学作用以及生物作用的方式出现,同样,当联合因素作用超过一定的危险度,将发生突变,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。若没有各种因素的组合和达到突变值,那么生产系统的安全状态就能保持,事故的发生就可避免。

  例如,同样是2007年,428国际米塔尔集团美国公司第三炼钢厂发生漏钢事故,一只盛满钢水的钢包突然从空中落下,顿时200吨钢水倾泄而出,造成设备严重损坏和重大经济损失,但没有造成人身伤亡;418,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钢有限公司发生的钢水包脱落事故,30万吨钢水倾泄与工作间正在开会的人员交叉、交溶,酿成32名工人被温度高达1700度的钢水活活烧死。同样的现象,不同的结果,就是事故过程组合因素和状态的不同。由此,给我们的启示是:要避免事故的发生和控制事故的后果,安全的措施是多方面的,既要考虑工艺、设备方面的安全,还要采取制度和管理的措施,同时,员工自身的素质和保护意识也非常重要。

  三、冶金行业常见事故

  冶金生产过程既有冶金工艺所决定的高热能、高势能的危害,又有化工生产具有的有毒有害、易燃易爆和高温高压危险。同时,还有机具、车辆和高处坠落等伤害,特别是冶金生产中易发生的钢水、铁水喷溅爆炸、煤气中毒或燃烧、爆炸等事故,其危害程度极为严重。此外,冶金生产的主体工艺和设备对辅助系统的依赖程度很高,如突然停电等可能造成铁水、钢水在炉内凝固,煤气网管压力突然骤降等而引发重大事故。因此,冶金工厂的危险源具有危险因素复杂、相互影响大、波及范围广、伤害严重等特点,冶金行业的员工对于常见的事故要有一定的认识。

  1.喷溅事故

 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,钢水和铁水是高温融熔液体,本身并不致喷溅或爆炸.炼钢过程主要是氧化过程,它的反应主要是钢渣之间的反应,反应速度与温度和气相压力有密切关系。碳氧反应的同时,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,产生的气体能否顺利排除,与熔渣的沸腾有直接关系。熔渣的碱度适当、流动性好,促使熔池有较活跃的沸腾,达到碳的氧化反应条件。

  熔池内碳氧反应不均衡发展,瞬时产生大量的CO气体,很可能发生爆发性喷溅。熔渣氧化性过高,熔池温度突然冷却后又升高的情况下,也有可能发生爆发性喷溅。

  喷溅的危害如下:

   喷溅造成金属损失在0.5%~5%,避免喷溅就等于增加钢产量。

   喷溅冒烟污染环境。

   喷溅的喷出物堆积,清除困难,严重喷溅还会引发事故,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。

   由于喷溅物大量喷出,不仅影响脱除PS,热量损失增大,还会引起钢水量变化,影响冶炼控制的稳定性。限制供氧强度的提高。

  2.高炉垮塌事故

  发生高炉垮塌事故,铁水、炽热焦碳、高温炉渣可能导致爆炸和火灾;高炉喷吹的煤粉可能导致煤粉爆炸;高炉煤气可能导致火灾、爆炸;高炉煤气、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可能导致中毒等事故。处置高炉垮塌事故时员工要注意:

  妥善处置和防范由炽热铁水、煤粉尘、高炉煤气、硫化氢等导致的火灾、爆炸、中毒事故;

  及时切断所有通向高炉的能源供应,包括煤粉、动力电源等;

  监测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(特别是下风向区域)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浓度;

  必要时,及时对事故现场和周边地区的有毒气体浓度进行分析,划定安全区域。

  3.煤粉爆炸事故

  在密闭生产设备中发生的煤粉爆炸事故可能发展成为系统爆炸,摧毁整个烟煤喷吹系统,甚至危及高炉;抛射到密闭生产设备以外的煤粉可能导致二次粉尘爆炸和次生火灾,扩大事故危害。处置煤粉爆炸事故时员工要注意:

  及时切断动力电源等能源供应;

  严禁贸然打开盛装煤粉的设备灭火;

  严禁用高压水枪喷射燃烧的煤粉;

  防止燃烧的煤粉引发次生火灾。

  钢水、铁水爆炸事故    

  严禁用水喷射钢水、铁水降温;    

  切断钢水、铁水与水进一步接触的任何途径;    

  防止四处飞散的钢水、铁水引发火灾。

  4.气体火灾爆炸事故

  煤气火灾、爆炸事故处置要点发生煤气火灾、爆炸事故,应急救援时要注意:及时切断所有通向事故现场的能源供应,包括煤气、电源等,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。

  煤气、硫化氢、氰化氢中毒事故处置要点冶炼和煤化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煤气、硫化氢和氰化氢泄漏事故。应急救援时员工要注意:

  迅速查找泄漏点,切断气源,防止有毒气体继续外泄;

  迅速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;

  设置警戒线,向周边居民群众发出警报。

  氧气火灾事故处置要点发生氧气火灾事故,应急救援时要注意:

  在保证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,迅速堵漏或切断氧气供应渠道,防止氧气继续外泄;

  对氧气火灾导致的烧伤人员采取特殊的救护措施。


通知公告